策划:《包装前沿》编辑部
执行:王武柱
近年来,国家在治理VOCs方面出台了许多政策、规定。2019年,涉及VOCs污染控制方面的标准规范制订工作持续推进,先后发布了《挥发性有机物无组织排放标准》、《涂料、油墨及胶粘剂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等国家标准。2019年2月,生态环境部发布了《2019年全国大气污染防治工作要点》,提出加快推进重点行业挥发性有机物的污染防治工作。
现今国内软包装行业仍然是以凹版印刷为主体,在VOCs治理方面属于“重灾区”,印刷企业都在为尾气治理苦恼:多种技术并存,花多眼乱,不知道哪种技术适合自己。
因此,更多企业将希望寄予源头治理:印刷环节的塑料凹版水墨印刷、柔印、胶印、数码印刷;复合环节的无溶剂复合、挤出复合和水胶复合等。
在印刷环节中,柔印因其使用水墨具有环保优势,适合PE等易拉伸薄膜印刷以及印刷效果日益精美等特点,越来越受到业内人士的关注,在欧美地区,尤其是美国,柔印占据了80%的市场份额。
近几年,柔印工艺在中国的折叠纸盒和标签领域也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在薄膜软包装行业,也已经有很多企业开始尝试。
今天,我们一起来看看“凹转柔”的时机是否成熟以及柔印在软包装行业的应用现状和发展前景。
第9谈:柔印在软包装行业的应用现状和发展前景
发言嘉宾:
安徽某大型软包装企业某工程师
广西风采印业有限公司 马刚副总经理
台州市名彩包装有限公司 郑仙林总经理
杭州金杭包装印业有限公司 王振副总经理
博斯特(上海)有限公司 销售经理范思民
西安精美达印刷科技有限公司 屈志伟
广东欧格精机科技有限公司 丁洁经理
彩印企业观点
安徽某大型软包装企业某工程师(按受访者要求不具名):
未来柔印的发展还是比较难预料,因为目前凹印还是主流,主要就是一个回收利用的问题,柔印的话很多配套材料目前还没能国产化,这个就会麻烦很多,产业规模也没有凹印那么大,国家也没有真正去扶持,如果相关产业规模上来了,成本能明显低于凹版,那可能机会就来了,现在就是一个不断平衡的状态,就看谁先进步,现在柔印很多配套都是进口的,所以成本会很高,柔印很快地发展现在来说不现实,因为相关的产业链没有完善并形成规模。
投入也要看回报,目前柔印它的产品也没有看到特别大的优势。
目前我们用柔印生产的产品材料有很多种,OPP、PE、尼龙、PET、无纺布等,柔印印制软包装产品基本上占到公司产品10%左右的份额,目前是上了三台柔版印刷机,印刷速度最快可以去到400m/min左右,做的袋子品种也很多,基本上都有在做。印刷用墨主要是醇溶油墨跟水性油墨两种,都还是要进行末端处理,相对来说UV油墨会更加环保,但是软包装这块基本上不用UV油墨,UV墨一般用在标签类比较多。
凹版跟柔版根据产品差异,它的优点体现也不一样:
柔版优点就是排放少,VOCs的排放量比较小,相对来讲印刷的油墨量也比较少,卫星式套准的精度会好一点,其他的好像也没什么太大的区别。
柔印凹印也不能说谁代替谁,更多的是共存,凹印还是有它的好处的,真想要代替的话也没那么快,有些领域是有在发展。
目前我们使用凹印和柔印的印刷成本基本接近,具体也跟订单情况有关系,同等类型的情况下,订单好印不好印区别也大。
凹印印刷网点比柔印还是要好一些,其他的其实柔印、凹印也差不多。
柔印设备的操作难度会比凹印高不少,基本上操作人才都是我们自己在慢慢培养。
现在客户也开始慢慢接受柔印,具体产品要求还是按照客户需求来做,对于我们从业者来说凹印、柔印差别很大,但是对于消费者来说很难分清,现在基本上就是跟着国家政策走。我想未来对VOCs的排放量要求会更严格,量应该会更小,那就要用柔印了。
现在中国凹印规模大,继续发展凹印也是一条路,主要是VOCs排放的治理问题,这个跟政策也有关系。
国外柔印发展得比凹印好,也是因为很多国家都是要收排污费的,国内这么多年没有一个明确的规定。但现在我国也在一步步落实这些政策,很多企业现在都在做可回收、直接燃烧等处理废气,以便达标排放。
总的来说,凹印、柔印两种方式其实都可以,没有太大的问题,凹印更主要是溶剂回收利用的费用比较大,更多是跟企业投入有关系,这个跟工艺技术没有太大关系。
彩印企业观点
广西风采印业有限公司
马刚副总经理:
如果从大的趋势来说,当然柔印比凹印更加环保,这肯定是一个发展趋势,估计以后也会占比比较大,但是占多少,到底是五比五还是四比六,这个不好说。我个人认为主流的市场会在柔印,因为像一些大规模的企业要考虑废气处理,这方面柔印是比凹印占优势的。
但目前我国柔印人才比较少,再有一个就是产业链的上下游不成熟,特别是制版,现在国内制版非常不方便,国内好的制版厂在深圳、东莞,最好的应该还是在上海,对于其他地区的彩印企业来说,距离太远太不方便。
据我了解,目前上海紫江集团里面的柔印机是比较好的,他们印刷效果也很好。
我们暂时还没有上柔版印刷机。但我觉得柔印有发展前景:
制版周期:柔版制版的时效性比凹版好很多,确认稿件后24小时内就可以投入生产了,但是凹版这边稿件定下来,制版最快也要三四天,在制版周期这块柔版是明显有优势的。
印前准备工作:柔版会比凹版节省一些时间。
我们公司原来有计划上柔版机生产产品,但是很多客户对于这方面没有太多的需求,所以我们想上这些设备的打算也没那么强烈,目前软包装柔印少,配套企业也少,很多配件耗材都依靠进口,比较贵,等到大家都在用的时候,产业链相对成熟和完善,这些相关的配件耗材价格自然也会降下来了。
在印刷效果方面还是有区别的,比如说印网点这种过渡高光,凹版表现的层次感会更明显,柔版它的过渡色必须要有一个底色来衬托才能够表现出来,但是很细小的笔划印刷时,柔版更加有优势,它的清晰度、比如说一个产量的量字,它的横的笔划比较密集,比较小的字柔版控制得好的话它能都做到每一笔划之间的距离是有留空的。但是凹印的话,五号文字以下就比较难,印刷效果看起来有点模糊,中间留空白的地方可能看不清,虽然能都分辨出是什么字,但是网点的状态相对来说柔印更好控制一些。
还有一个就是操作技术方面,首先懂柔印技术的人也不多,技术交流的机会也比较少,柔印这块它不像凹印,凹印现在国内是主体,这种技术相互交流、工人相互学习的机会多,技术控制起来就会容易很多,相对来说我们现在操作工人对凹版的操控技术水平会比柔版熟练得多,而且技术等级也会高一点。
目前来说,柔版印刷的成本会略高,一个是它制版的费用,凹版基本上在一毛二每平方厘米左右,而柔版基本上在两毛左右;还有一个是它油墨的费用,再加上印刷之前调机损耗率,按目前这个阶段它应该是会比凹印高。
一直都想购进柔印机,但是基于客户对柔印认知度不高,而且成本略高一些,所以我们就放缓了对这个设备的采购和应用。
彩印企业观点
台州市名彩包装有限公司
郑仙林总经理:
公司目前还没有上柔印机,我觉得首先一个印刷效果没有凹印效果好,我们现在大部分客户都接受凹版印刷的效果了。柔印其他方面还是可以的,没有什么太大的区别。主要一个问题是凹印的版价格会更低,而且柔印设备投入会比凹印更高,估计国内还是很少人用的。
可能柔印做医药、标签这类产品会更合适一点,如果说国内柔印机生态链更加成熟、价格进一步降低,生产成本更为合理是有考虑上柔印机的,而且它更环保。
但目前最主要还是一个印刷效果问题,现在柔印网线也可以印得比较细致,估计会慢慢被客户接受,目前来说版面颜色不是太复杂的话,柔印质量都可以过关,要是太复杂的话可能和凹印效果还是会有差距。
彩印企业观点
杭州金杭包装印业有限公司王振副总经理:
柔印目前国内品牌生产厂商不多,企业选择余地没有凹印设备那么大。
但柔印VOCs排放少,走料短,浪费少,卫星式柔印设备的智能化比例也比较高,因此未来也会占据一席之地。
设备企业观点
范思民:
软包装行业对于柔印的应用始终存在争议,就我所了解的情况来看,总的用量也不大。我个人觉得柔印无法在软包装占主流,一台进口的卫星式柔印机需要投资1000~2000万,国产的卫星式柔印机也要500~600万左右。与凹印机相比,这个投资显得太过昂贵。
目前针对中国软包装市场开发的柔印机,据我所知,进口机售价约1000万元以上/台,每年销售10台左右;国产设备以西安航天华阳、陕西北人为主,大约也要500万/台。
与凹印设备相比,柔印设备可供选择的产品机型、档次、供应商数量等太少了,目前国内柔印版材的成本约为0.20元/cm2,这个比凹印版材贵多了。
但是,虽然不能成为主流印刷技术,柔印还是有很多独到的优势:
卫星式柔印机一般可以达到400m/min的生产速度,1台柔印机的产能可相当于2台凹印机(200m/min)。
国内龙头企业,黄山永新有3台、紫泉也有3台卫星式柔印机,采用醇溶油墨印刷。还有中山志丰,他们购买了两台进口的SOMA卫星式柔印机,据我了解,他们的订单量比较大,因此柔印是很有优势的,据说他们使用得也非常好,据我所了解的,台湾还有好几家企业,用窄幅柔印(670mm)7色叠印,使用IED-UV油墨干燥,不仅环保,印刷效果也特别精美漂亮。
现在有一些标签企业在转入软包装领域,他们使用窄幅柔印芳香型油墨来印刷。比如印刷苹果味食品或饮料的包装,使用苹果香味的油墨,消费者不需要打开包装就能闻到食品或饮料一样味道的香味。
目前博斯特窄幅柔印机的售价约500~800万,幅宽400~500mm。对于想进入标签行业的软包装企业,或者是想进入软包装行业的标签企业,选择这类窄幅柔印设备都不错。
同时,我个人非常看好胶印+凹印的方式来印刷:中小批量(10万米以下)的订单用胶印生产,因为胶印换单快,制版便宜,仅20多元/版。大批量(10万米以上)则用凹印,特别是珠光膜、金银膜等基材,用凹印的效果是最漂亮的。
设备企业观点
西安精美达印刷科技有限公司屈志伟:
柔印在软包行业的发展从环保角度来说是必然趋势。随着现在柔印机不断被接受,现在窄幅柔印机在国内已经以每年一百台的速度增长。对于柔印的未来我是很看好的,因为柔印机它的定位不仅仅是一台印刷机,现在对于柔印的定义它是一条生产线,它出来的东西就是成品,可以做很多工艺组合,甚至柔印机上可以连线做胶印、凹印组合。同时连线做热烫金、冷烫金、定位烫金、各种模切等功能。这些优势决定了它在未来还会稳步增长。
现在软包装企业能占到我们三成客户,还在不断增加,年后签的客户将近小一半都是软包装客户,整体处于上升趋势。以前增长不多,这两年增速还是可以的,据我所知,近四年之内,全国新装机量已经达到历史最高。
我们原来是做宽幅设备,现在做高精尖的窄幅机,客户主要用我们设备做热转印标、软包装薄膜,用在膜袋、热封袋、食品包装袋,原来都是凹印机现在都是柔版机在做,包括热封标。
现在柔版印刷产品慢慢被人接受,原因就是它的制版相对凹版来说更灵活一些,现在基本上都是零库存,凹印机上机就得几千米,最少得几卷料,像短单的情况下,柔印机就非常有优势,因为它损耗很少,基本上能控制在五十米左右都能出成品了,而且柔印机相对于凹印机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它没有色差,能保证颜色、保证品质,损耗又低、换单的成本低,非常灵活,在软包装中做短单、中短单非常有优势。
目前来说柔印主要还是用于标签,主要印刷膜标和小铝塑袋。做这类产品国产凹印机的速度差不多就是100m/min左右,进口机型能做到300m/min,我们的柔印机现在基本上平均在150m/min左右。
我们的柔版机目前考虑到产品的精细度、鲜艳度和环保,使用的是UV墨,以UV墨为主,是否需要后端处理这个看客户具体的一个需求。
一般来说,做柔印的企业首先入门会购买一台,已经购买的企业,在之后都会陆续购进,购买柔印机它不只是为了印刷,还有公司的一个产品升级、产品结构升级,一但购买了第一台,都会陆续购买第二台第三台设备。
柔印机在国外还是单一的印刷机,但是国人对于美的追求,对于产品包装精美度的追求,不断赋予它新的功能。在未来中国生产的柔印机功能肯定是比现在国际上的要强大。
最近几年柔印机火起来也是这个原因,它在产品的加工灵活性、设备的功能性上都大大提高,原来需要多台设备配合现在一台机器就可以完成。未来功能还会越来越强大,这个是一个市场导向的问题。
设备企业观点
广东欧格精机科技有限公司
丁洁经理:
“金山银山不如绿水青山”,中国正在将环境保护放在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上。随着国内日益收紧的环保政策,柔印软包印刷低排放、高效率的特性,在综合成本效益上会逐步体现出优势,柔版印刷所采用的水墨和醇溶剂油墨也必将成为印刷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
卫星式柔版印刷机的结构特点也使得更多易拉伸材质如PE、透气膜、无纺布等材质能够达到更高层次的套印精度和更低的损耗率;其运用在标签及纸盒上也能与其他印刷方式媲美,色彩的呈现随着油墨技术及制版工艺的不断提高也受到业界人士越来越高的接受度。
按照现有的其他印刷比如凹版印刷或者胶印的工艺特性衡量,要解决环保和排放达标的途径只能是增加RTO焚烧和过滤排放。但是这套系统不仅在成本上会增加企业负担,在效果上也只能治标不治本,所以采用水墨和醇溶剂油墨的柔版印刷机、尤其是张力恒定、套印精准的卫星式柔版印刷机必将成为国内印刷行业未来发展的趋势。
柔版印刷机其特点是套印精准、损耗低、成品率高,且适用于易拉伸材质,大大地解决了很多受材质拉伸而无法达到套印精准及损耗率无法下降的工艺问题。
卫星式柔版印刷机的印刷速度快,成本也较凹印的成本更低。卫星式柔版印刷机在400m/min的高速印刷下,印刷效果非常稳定,这归功于其采用了封闭式双刮刀墨盒网纹辊上墨方式,使得其在达到400m/min的时候不会产生飞墨;而色组与色组之间的基材则因其围绕着高精度中心大辊在高速运转的机器结构,在套印精度上得到了最大的保障;色组之间配备了色间烘干装置,使其叠印不发生串版;同时,由于采用了封闭式双刮刀墨盒,其上墨量和油墨挥发量也大大地降低,比凹印降低了约40%;制版上的灵活运用,可根据印刷图案的实际面积进行制版,也在一定程度上比凹印的成本要低。
对于凹转柔,您怎么看?
欢迎下方留言交流!
本栏目由广州通泽机械有限公司独家赞助!